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成了仁宗之子 > 第八八二章 贪欲

第八八二章 贪欲(2/2)

目录

雇佣关系发生甚早,史料记载,春秋晚期已个别地出现。国朝在雇佣关系上,赵曦看来还是比较先进的,大多数是一种和雇的形式,也就是在雇佣关系上,有一定程度的平等。

当然,在这个时代讲究平等不可能,也没有那个环境。

所以,从国朝推动产业发展,赵曦并没有在雇佣关系上做过任何添加和限制,完全是任由自有发展的。

赵曦考虑的首先是发展,也就是在整个国朝推动产业发展,以此启发民间智慧,以工坊产业促进工艺或者科技的发展。x

这是赵曦起始的目的,是建立在国朝常规的雇佣关系基础上的想法。

可真正产业在国朝发展开以后,事情就有了不同。

雇主和雇工的关系,虽不是完全对立,可在诉求上也是各有所需的。雇主,也就是工坊主,追求利益,而雇工的诉求时待遇。在这点上,双方便有了冲突。x

产业的大范围推开,导致了国朝同类产品竞争剧烈,使那些无法在工艺上提高的工坊,不得不以压榨雇工劳动,以获取更多的利益。

大宋,其实不是一个勤奋的时代,懒惰和享乐似乎占据着主流,从朝堂诸公,到贩夫走卒,都有一种悠闲的追求。
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雇主和雇工的冲突,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。

看着多部门督查河北道工匠出逃事件的奏报,赵曦也脑子发毛。

北辽的逃民好处理,无非是延长奴仆时间,或者说继续那些逃民被奴役的身份。这无所谓,所有人都赞同,就是赵曦也接受。

可大宋的百姓呢如何处理虽然在本质上因为出逃造成了河北道,乃至整个国朝的紧张,甚至还涉及到了与北辽的关系。x

本意上,这些雇工也仅仅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在表达自己的诉求想法是借机,却踩错了点。

“饱暖生贪欲”

章惇的断语对,也不对。看从哪个角度来解读。

站在作坊主的立场上,工坊给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,有了出土地以外的其他收入,使那些雇工的生活得以改善。从这点上评价,确实这些雇工不知好歹。

站在雇工的角度,从开始解决温饱,改善生活的目的得到解决后,就觉得自己的劳作繁重了,也就有了其他的想法。

赵曦的立场,应该是最纠结的。

从阶层来说,赵曦也应该是站在牧民的角度,但是从职责而言,君王反倒是这个时代唯一考虑百姓的角色。

后世形成的三观,也让赵曦无法完全的站在士大夫阶层去考虑问题,偏偏理智告诉赵曦,他不能撇开士大夫阶层这是现实。

“从事实上看,河北道的作坊也确实有些过分了”

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,点击模式,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ickdividdiv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