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七五章 幌子(1/2)
王舜臣追击无法达到目的,最终肯定是会兴师动众,必将在边境有调动队伍的行动。如其等北辽遣使入境,倒不如占个先手,先派人过去搅合搅合。
这是赵曦的想法。
其实没啥用。北辽即便是朝廷指派,这时候也不会承认,哪怕是那些劫狱者最终被拿下,得到了口供,北辽朝廷一样会矢口否认。除非他们想开战了。
不管宋与北辽私底下有什么龌龊,在明面上都还是维护着平和的。因为燕云的问题,不管是北辽还是国朝,都知道最终必将有一战。
都在蓄积力量······
事情很紧急,内阁也没有耽误,很快就确定了出使北辽的使臣。
现在不同以往了,早年出使北辽是受气去了,朝廷指派大多是派遣重臣,最起码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主的臣工。
这时候遣使,虽然不至于到北辽颐气指使,最起码不用低声下气了,能挺直腰杆。
所以,这时候就用不着派遣重臣了。再说,事情也不大,就是一个工匠的事,就是一个传递态度的事······
已经紧赶紧的安排了,在使臣除了汴梁不足一日,雄州的奏报就到了。
“官家,雄州急报······”
又是急报,都成了一日一报,还都是急报。还又是内阁全体觐见,这感觉让赵曦是真的紧张了。
引发战争的偶然性,赵曦还是知道的。比如后世的一战,就是因为一次刺杀,而最终二十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事,参战人数达六千多万。
一直没法搞清楚陆家大匠的真实身份,对于事态的发展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。
国朝正在筹备北上,还不想率先发动战事。仓促发动,胜负难料。此事的北辽军力,还没有沦落到几十年后被女真万人击败二十万的程度,还有一定的战力。
由于这些年国朝的崛起,北辽也在防备,即便是北辽的朝堂有些混乱,主流还是保持着对国朝的戒备。
“官家,雄州奏报,北辽陈兵五千,在白沟驿以北严阵以待”
内阁进来还没停当,王安石就着急的把奏报内容先说了。
这也是内阁在处理事情上的经验。在安排使臣出使北辽的同时,内阁也着令驿站方面,畅通了雄州,以及整个北辽边境的驿递通道。
要求驿递方,必须确保边境奏报能快速、及时的送达到朝廷。
“其他边寨可有奏报?”
赵曦也觉得事情有些变味了,似乎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。搞不好真的可能引发双方开战了。
“暂时没有。内阁已然通知驿递方,务必确保奏报及时送达。”
五千骑兵,雄州驻军近五万,还是王舜臣主导,这五千骑兵能有何用?早些年,每年在边境打草骨的北辽军也不止这个数。
有点不明白了。恐吓?难不成北辽现在还以为五千骑兵就能对国朝形成恐吓?
“王舜臣如何应对?”
“王舜臣在追击时分兵,自己率兵北上,准备折返堵截劫匪。在得知北辽陈兵后,将堵截劫匪的事交予副将处置,已经亲临白沟驿,同时雄州大营也进入备战状态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