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成了仁宗之子 > 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

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(1/2)

目录

朝廷诏令很明确,不在意二皇子随从数量,甚至在此诏令下达的同一时间,朝廷让成都府、荆湖路乃至京畿道的驻军,要严阵以待。

不管是朝廷是不是还承认二皇子,不管官家是不是有其他谋划,毕竟在明面上,二皇子现在算是流寇。

其实也挺怪异的,也怨不得朝臣要多想。

一个皇子,谋划袭击太子,偏偏没有贬为庶民,却像流寇一般在境外挣扎着活。

朝廷还放他入境祭拜生母

就连草民都不理解这是这么回事。

对于朝臣,无一不往官家谋划安南的趋向上想。

赵曦没办法,就是当初不这样想,现在也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了。

事实上,对于赵曦而言,在不能确保国朝粮食供应充足之前,他真的希望安南,乃至那一片的小国都稳定那是国朝的粮仓。x

“如今国朝的军力,官家实在没必要如此啰嗦,对安南有意,着一偏师即可”

这件事章惇还是不能通透的想明白了。

“子厚真以为这是官家谋划”

苏辙跟章惇的关系,从一起进入讲武堂就不错,两人也经常在一起聊些朝事。

“不是如此”

“应该不是。我记得在讲武堂官家有个记录,说中原王朝的更新换代多少自北向南,也就是说,在官家心里,安南从来都不是国朝的隐患。”

“二皇子咱们也接触过,虽不适合继承大统,也算是一时之才,绝不是四皇子可比的。既然北辽是心腹大患,官家为何不遣二皇子经略北辽,而是安南呢”

“子厚,在苏辙看来,事情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,恐怕官家是因势而导四皇子东出,更像是给二皇子的行为背书。”

由于皇子们都有讲武堂的经历,苏辙和章惇对于皇子们的认知要比官家更熟悉。

甚至太子的能力,讲武堂的臣工比官家的认知更全面。

只不过是大统继承人的事,臣工们不宜掺和,甚至不会跟官家扯皇子们的事。

“那让四皇子东行又是如何”

苏辙的说法章惇似乎认可了。想想整个事情的过程,确实有这种可能。

“按你所说的,国朝如今的军力,要想取北辽,需要这般麻烦吗”

大宋确实有这样的资本,从平灭西夏,收复大理的战事,完全可以这样傲娇。

章惇没苏辙那么细腻,所以还是有些想不通畅。

“子厚,可曾记得前段时间太子偶感风寒,朝堂却传言太子病重”

“你是说传言是四皇子那陈和叔”

章惇顿了顿,看了看苏辙,继续说到:“格局太小,雕虫小技,倒是有些高看他了!”

相比四皇子这种背后小动作的做法,章惇更喜欢二皇子那种直来直去的做法。

确实,据成都府奏报,二皇子是孤身一人入境。

不管怎么说,二皇子的做法到底是光棍些,也有份气度,不堕皇家的名声。

不管是袭杀太子,还是将大理绑上战车,乃至带着残兵入大理征战,总算是有点血性

“那东向之行,你可要参与”

虽然苏家因为他们父子三人的原因,也算是名望大族,可毕竟在底蕴上跟章惇家有所不如。

福建章家,在整个大宋,都算是有名的大族。

“为什么不掺和既然官家无意用四皇子经略扶桑、高丽,那就当成一次商事吧。”

“听闻扶桑多银,国朝虽定了金银铜的货币等级,实际上工坊城铸造的银币最少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