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两小事(2/2)
还顺便帮剧院的姑娘们把这剪子艺人给雇佣了,这年头,磨剪刀的艺人可不单单是磨剪子镪菜刀这两种业务。
其实磨剪子镪菜刀只是这些艺人们的副业,其主要业务其实是磨镜子。
此时的人们用的镜子,还都是清一色的铜镜,铜镜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日子久了就会生锈,因此需要时不时的磨上一磨才行。
剧院里安了很多镜子,除了姑娘们房里的镜子,舞台上也安了不少镜子,一来用作辅助照明,二来制造一些演出过程中必要的灯光效果。
京城的工坊里有最新式的玻璃镜出售,不过那种玩意,目前还只能弄出一块小半个手掌大小的平面,还不能替代选择的铜镜市场,而且造价也高,要普及开来,估计还要过上几年,因此剧院里用的,仍然是铜镜。
给剧院雇佣一个制剪刀磨镜子的艺人,不光是用作灯光维修师傅的,还能顺便给剧院增加一门副业,同样作为奢侈品的新式剪刀,推销给那些前来看戏的贵妇小姐,也有得天独厚的销售前景。
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,那就是王浩与还玉两人在秘密研究室里捣鼓出来的女同胞幸福巾,已经在一小部分人中进行了推广。
其实也就是在剧院的姑娘们中间推广了一下。
据还玉说反映极佳,当真配得上幸福两字,到底有多好用,与后世的那些产品肯定是不能比的。
也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分成好几种模式,这里做的幸福巾,暂时只有一种型号,只为解决最灾难的那一两天。
根据还玉得来的反馈信息,期间又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,几乎已经到了非常完美的比例了。
唯一的缺点,就是造价成本,稍微高了些,做起来也比较麻烦。
因此最后的销售模式,可能要做一点小小的改变。
只出售零配件,然后由女同胞们自己去组装,是个非常不错的销售模式。
自己回家里偷偷组装,还能避免不少尴尬,更容易被人接受。
也就是拿针线缝一下的事,在这个时代,基本上每个姑娘家都很拿手,缝起来也不麻烦,缝上几天,就能用上半年了。
零配件还可以分开销售,比如单卖吸水纸浆,其他配件,由用户自行解决,这样子的话,这零售价差不多就能普及到千家万户了。
反正布块什么的,不一定要用上好的稠密丝布,麻布其实也可以,而且麻布的吸水效果更好。
既然已经成型,王浩就想着找个时间偷偷的把那木雕给肢解掉,然后当成柴火给烧了。
但是还玉没有答应,说是要留着做个纪念,说这是什么最温暖的礼物。
连这种东西都要留作纪念!
果然是个神经的女人!
另外,姑苏的王大富托人带来了一对做工精致的青花瓷瓶,随花瓶一道带来的书信中还说。
在经过几个月的寻访奔波之后,他终于在越州一带找到了品相上等的青花瓷沽料,日后他王家打算逐步扩展业务,主打这青花瓷了。
书信中除了详细介绍了青花瓷的工艺特点,还有那许多呼之欲出的感激之情,写了好几页,却唯独没有问起他那两双儿女的事情。
看来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义学里深造,王大富还是非常放心的。
他女儿倒是非常的乖巧,短短几月,就已经与义学里的一众女娃们打成一片了,连照面的薄纱都丢掉了。
但那几个儿子,却都是不让人省心的角色,哥仨甚至还策划了一起飞越疯人院的戏码。
王大少爷自那日给剧院的姑娘们现身说法而被痛揍了一顿之后,再也无法忍受凄惨的软禁生涯。
于是伙同同样备受煎熬的两个小弟一起,然后找到他们的语嫣姐姐,希望在她的帮助下,伺机逃离义学这个魔窟。
只是这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,就被他们的语嫣姐姐给举报了。
没办法,凄惨的日子,仍得继续。
北宋小商户p
p北宋小商户59016dexhtl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