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朔明 >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启悲歌

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启悲歌(1/1)

目录

天启元年,朔方高都护于沈阳城外阵斩后金奴酋努尔哈赤,克复辽沈,随后率军班师回朝,只封延绥总兵,世人皆以为朝廷不公。不过没人知道,正是高进入宫劝说天启皇帝,才通过了这东林党为主的内阁所通过的封赏。

天启二年,回到陕西的高进冷眼旁观,沈阳之战,他阵斩努尔哈赤,重创八旗,自己也损兵近两万,皇太极率领剩余六旗兵马继位,退回赫图阿拉后,转而进攻朝鲜,掠夺人口以图恢复元气。

熊廷弼在接手沈阳后,重新经营防线,可是没想到朝廷竟然红旗催战,要他出兵乘机彻底剿灭东虏,熊廷弼上奏不应,结果被罢免了官职,继而东林党以袁应泰任辽东经略,又出军费百万两,集兵六万,三路出师剿匪,结果再次大败,就连沈阳也得而复失。

这时候他们才又想起熊廷弼来,谁知道这回熊廷弼脾气发作,坚持不愿再去辽东这个火坑,除非内阁于他军政大权,不设巡抚掣肘,有临机独断之权,另外军费也得直接下拨到他手里,不经过兵部。

这样的要求,自然被视为无理,于是便有言官弹劾熊廷弼说他就任辽东经略时曾贪污军费十七万两,进而把熊廷弼给下狱了,要不是魏忠贤得了高进嘱托,让他关照这熊蛮子,只怕熊廷弼便要不明不白地死在刑部的大牢里面。

随后奢崇明叛乱,建国大梁,这时候朝廷已经没有大将可调,东林党只能捏着鼻子调高进入川平叛,这回高进只带了两万步卒和五千轻骑出战,朔方军的主力仍旧盘踞陕西镇压民乱。

罢免了矿税后,江南等地又收不上商税,这时候柄持国政的东林党能想到的便是继续加辽饷,而陕西则是连续两年旱灾,这辽饷加派,层层盘剥,底下百姓活下下去便只有造反,于是三十六营趁势而起,什么扫地王、邢红狼、黑煞神、乱世王、满天星、李晋王、八金刚这些名为义军实为流贼的东西全都冒了出来。

只不过陕西是朔方军的地盘,高进派了陈升张坚等人率军便剿灭了这些流贼,顺道将这些流贼肆虐之地的那些豪强劣绅同样打成乱党一并打杀,同时抄掠其家产,用来赈济难民和当地百姓,组织恢复生产。

永宁城外,高进看完陕西那边送来的军报,放下后瞧向前方刚消停下来的木兰,沈阳之战他吃了老奴一箭,伤了臂膀筋骨,需要好生将养,这回入川平叛,木兰坚持跟来,他才答应下来。

当初沈阳之战后,秦家两兄弟本该率白杆兵回川,不过两人愿意在他麾下效命,他自然不会放过,于是在抄了沈阳城中的金银后,他直接让秦邦屏带着八万两金银护送战死的一千余白杆兵骨灰回川,将抚恤金都发了后再回来。

秦良玉没有强留两个兄弟,可是随后两个兄弟又在她这里卷走三千白杆兵精锐,才叫她生了气。

高进带兵入川平叛后,秦良玉开始没有卖他这个威震天下的大都护面子,直到她率军破二郎关,木兰代高进领兵破佛图关,两军汇合后,她见了木兰这英姿飒爽武艺高强的女将军,两人一见投缘,互相较量武艺不分高下后,便结为姐妹。

高进麾下朔方军战力强横,又有秦邦屏两兄弟的五千多白杆兵为向导,和秦良玉合兵后,自是势如破竹,直接将奢崇明赶回了永宁城的老巢,而且将其团团围困,没有给他逃跑的活路。

要不是高进不想太早结束这场战争,他早就调动炮营敲开永宁城,因为有着高进提供的物资,秦良玉自然也不会驱使军中士兵用人命去填城墙,于是便在永宁城外,每日和木兰谈天说地,较量武艺,又或是一起去打质的信王。

天启四年以后,魏忠贤在朱由校的信重下,得以把持国政,面对辽东这块烂疮,他没有向东林党那般加什么辽饷,而是效仿神宗皇帝故事,重新向各地派了税监收取矿税商税,于是天下皆怨,不但是东林党大肆抨击他,就连阉党内部也对他这个居然妄想“与民争利”的阉人日趋不满。

乾清宫,暖阁,朱由检捧着药碗的手有些发抖,碗里装得并非毒药,而是大补之物,可是他那位落水的皇兄这些年沉溺于西洋外道,身体虚弱,此番落水后更是虚不受补,这大补之药便是催命的毒药。

“皇兄啊皇兄,你为何要背离正道,远离君子,亲近魏忠贤高进这样的小人和武夫,你可知道奉大明为父的朝鲜快被东虏打得亡国,辽东那里,那阉人只知道修筑堡垒,囤积重兵,却不敢进剿东虏,可您还要改信那西洋邪教,再这样下去,大明就要亡了啊!”

朱由检盯着病重不起的皇兄,眼里满是挣扎,如今宫内宫外多少人都盼着他这位皇兄去死,“皇兄,不要怪我,我不能看着大明亡在你的手上。”

“阿弟,你来了”

朱由校睁开了眼,他看着面前模糊的人影,脸上露出了笑容,这个弟弟他自幼宠爱,他登基后便请了杨涟左光斗等人教他读书,如今这阿弟已是少年君子,朝野称道,让他很是欣慰,这个阿弟不会再像他当年那样被人轻视。

“皇兄,该喝药了!”

朱由检稳了稳心神,然后扶住皇兄,一如往常般,喂着皇兄喝下了这碗大补亦是大毒的汤药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