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千九百九十五章 一切为战争做准备(2/2)
首先,系统采用了高度模块化的设计理念。
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具备独立的功能,从能源采集、分配控制到数据处理,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协同工作。
这意味着一旦某个模块出现故障,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定位问题,并将其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,而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行。
例如,要是某个小型量子计算模块出现异常,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舰艇内部直接将其替换,就像更换电脑的硬盘一样便捷,极大地缩短了维修时间。”
“其次,我们运用了多通道冗余设计。在能源供应线路以及关键的数据传输通道上,都设置了多条备用线路。
当主线路受到损坏时,系统会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自动切换到备用线路,保证能源和数据的稳定传输。
并且,这些冗余线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,它们在设计上也考虑了不同的故障场景,比如有的线路针对电磁干扰进行了特殊屏蔽,有的则强化了物理防护以应对外力冲击。
在战时抢修方面,我们为海军部队配备了专门的便携式检测与维修设备。
这些设备能够快速接入系统,自动检测各个模块和线路的状态,精准定位故障点。
同时,我们还开发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远程技术支持系统,即便现场维修人员遇到棘手问题,也能通过远程连线我们的技术专家,获得实时指导,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修,让舰艇尽快恢复战斗力。”
现场的氛围瞬间热烈起来,大家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。
那位动力系统专家忍不住轻轻鼓掌,赞叹道:“小吴,这设计思路太精妙了!模块化和冗余设计不仅考虑了日常维护,更在战时抢修上做到了极致,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可靠性。”
周围的技术人员们也频频点头,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这些先进设计理念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。
海军方面的军官们则露出了满意的神情。年轻军官一脸兴奋,对身旁的同伴低语:“有这样便捷的维护和抢修保障,咱们在战场上就更有底气了。”
而那位上校微微眯起眼睛,若有所思地说:“这套方案不仅能快速恢复装备性能,还能有效降低作战中的非战斗减员风险,对战力的持续输出至关重要。”
负责后勤保障的军官脸上的担忧已然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的笑容,冲着吴浩说道:“吴总,听您这么一介绍,我心里踏实多了。这些预案和设备,简直是给我们后勤工作者吃了颗定心丸。”
此时,一直坐在角落静静聆听的一位资深军事战略顾问站起身来,目光扫视全场后,看向吴浩说道:“小吴,你们的这套设计,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,更是从作战全局角度出发,对战斗力生成与保持的深度思考。
我相信它将极大地改变未来海战中舰艇的作战模式与生存能力,成为海军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”